~我不是你的朋友~
我在想,我們這樣的人對社群平台上的你應該是什麼樣的角色。我有一個作家身分,所以你可以算是讀者;我和品牌合作,和你的關係有時像櫃哥和顧客;我分享自己的生活,這時的我有點像一個演員,很多時候是喜劇的那種。
/
那會是朋友嗎?朋友是一種透過真實互動建立起的真實連結,必須同時一起經 歷過某些事情、階段才能搭建起的一種關係。因為特別 也因為了解,很多事可 以被體諒、被了解、被放過。所以跟朋友相處起來很舒服,不用瞻前顧後,不 用考慮禮貌,可以放肆、可以粗魯。所以,在網路這種前提下產生連結的我們 怎樣都不會是朋友關係。
/
這兩天我分享自己拔智齒後的糗樣獲得很大迴響,我也不介意自己被笑是摘瘤 爺爺、麵包超人,因為我分享了代表我不在意,把大家逗得開心我也很快樂,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分享生活的我像個喜劇演員。
/
但早上有個訊息讓我有點不舒服。讀者先驚嘆了我臉怎麼這麼腫,是不是肉毒打壞了。我告訴他是拔智齒。他說,他有看前面的動態,接著繼續問:「拔智齒只是藉口吧?」我回:「我覺得你蠻沒禮貌的。」他才趕忙道歉。這讓我了解到我原來還是有界線的。
/
打開訊息第一個動作,我確認是不是我的某位朋友留的,因為這則訊息帶有嘲笑、粗暴、武斷都讓我不太舒服,特別是當下我還因為牙齦腫痛不太舒服,以 及可能因為飲食改變導致一天沒有好好排便,所以確認過不是朋友後,失蹤的 便意轉為殺意。
/
網路之所以可怕是它可能讓人與人的距離縮到很短,你以為和這個人沒有距離 ;或是遠到你覺得螢幕後的我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小編。譬如我寫合作文 時最常看到的留言訊息就是 「$?」、「多少錢?」沒有請問,也沒有不好意思 。還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 有個人在一篇過期很久的抽獎文下留言:「開獎日期is ?」沒看文章就算了還亂中英交雜,但我還是忍住了回他「You 是一顆大貢丸」的衝動。
/
儘管社群媒體讓我們看起來好像很親近,近得像朋友,但終究不是。所以在我 已經說的事情上做討論、分享或是適合的發問都是可以的。什麼叫適合的問題 ,簡單說,所有私生活的問題都是不ok的。想想你會不會問吳若權有沒有整型 、問櫃哥他一個月賺多少、要一個喜劇演員在街上搞笑給你看。為什麼?有時 候是很難解釋、很懶解釋、很難為情解釋。譬如,有兩個網紅以前曾經很好, 活動形影不離,但後來不再同框,你跑去問其中一人,「你們怎麼都沒合照了 ,吵架啦?」
/
關你什麼事?也許他們真的吵架,也許一人的生活變了導致很少碰到,也許就 是一般成年人的無原因漸行漸遠,難道他也要把其中原委告訴你?如果是我, 我不樂意,我懶,也覺得關你屁事。
/
我是真心愛這裡的讀者們,但在每一個關係裡都有一個合適的相處方式,網路上的人不會是我的朋友。我看不到你,無法辨識你的表情;我們沒有相處過的 經驗,告訴我你是否真心還是無意;我們也沒有感情基礎讓我去放過你的尖銳。更何況,很多時候是朋友都不行了,你更不行。
/
所以,不行,我們不能像朋友那樣相處。
/
#郝慧川的社會課